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有效的进行组合使用的配电柜,其包括柜体,其特征是,所述柜体中侧板上下两头分别与顶板与底板滑动连接,所述侧板设置有三块,分别命名为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与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平行设置,所述第三侧板处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抵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配电柜在不同位置的使用、能够准确的通过需要将配电柜进行组合使用的效果。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9929730 U (45)授权公告日 2020.01.10 (21)申请号 7.5 (22)申请日 2019.07.04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铭泽智能电力科技有限公 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 道大富社区桂月路334号硅谷动力汽 车电子创业园A6栋1楼101及2楼201 (72)发明人 汪沁澜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代理人 诸炳彬 (51)Int.Cl. H02B 1/3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能够进行组合使用的配电柜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进行组合使用的 配电柜,其包括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中侧 板上下两端分别与顶板与底板滑动连接,所述侧 板设置有三块,分别命名为第一侧板、第二侧板 与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 平行设置,所述第三侧板处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 述第二侧板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 二侧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 侧板抵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配电柜在不同位 置的使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将配电柜进行组合使用 的效果。 U 0 3 7 9 2 9 9 0 2 N C CN 209929730 U 权利要求书 1/1页 1.一种可以有效的进行组合使用的配电柜,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中侧板上 下两端分别与顶板(11)与底板(15)滑动连接,所述侧板设置有三块,分别命名为第一侧板 (12)、第二侧板(13)与第三侧板(14),所述第一侧板(12)与所述第二侧板(13)相对平行设 置,所述第三侧板(14)处于所述第一侧板(12)与所述第二侧板(13)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侧 板(12)与所述第二侧板(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12)与所述第二侧板(13)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有效的进行组合使用的配电柜,其特征是,所述底板(15) 靠近所述顶板(11)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滑槽(151),所述第一滑槽(151)沿所述底板(15)靠 近所述顶板(11)一侧表面边缘延伸,所述第一侧板(12)、所述第二侧板(13)与所述第三侧 板(14)均与所述第一滑槽(151)滑动相适配,所述第一滑槽(151)两端开口设置,所述第一 滑槽(151)弯折处设置有供所述第三侧板(14)进出所述第一滑槽(151)的第一缺口(15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进行组合使用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 靠近所述底板(15)一侧表面边缘设置有固定块(111),所述固定块(111)沿所述顶板(11)靠 近所述底板(15)一侧表面边缘延伸,所述固定块(111)远离所述顶板(11)一侧表面设置有 第二滑槽(3),所述第一侧板(12)、所述第二侧板(13)与所述第三侧板(14)均与所述第二滑 槽(3)滑动相适配,所述第二滑槽(3)弯折处设置有供所述第一侧板(12)、所述第二侧板 (13)与所述第三侧板(14)进出所述第二滑槽(3)的第二缺口(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够进行组合使用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 (3)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条(32),所述卡条(32)沿所述第二滑槽(3)延伸的方向延伸,所述第 一侧板(12)、所述第二侧板(13)与所述第三侧板(14)处于所述第二滑槽(3)中的部分的侧 面均设置有卡槽(4),所述卡槽(4)两端开口,所述卡槽(4)与所述卡条(32)滑动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进行组合使用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 柜体(1)的两块所述底板(15)中,其中一块所述底板(15)与所述第一侧板(12)平行的侧面 上设置环形凸条(7),所述环形凸条(7)沿所述底板(15)侧面延伸一圈,另一块所述底板 (15)与所述第一侧板(12)平行的侧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6),所述环形凹槽(6)沿所述底板 (15)侧面延伸一圈,在相邻两个所述柜体(1)相互靠近并接触时,所述环形凸条(7)的一部 分卡进所述环形凹槽(6)的一部分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进行组合使用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 与所述第一侧板(12)平行的侧面上设置有环形卡接槽(112),所述环形卡接槽(112)沿所述 顶板(11)边缘延伸一圈,所述环形卡接槽(112)在转弯处设置有第三缺口(1121),在两个所 述柜体(1)放置在一起时,两个所述柜体(1)顶板(11)上的所述环形卡接槽(112)其中一部 分相对,此时在第三缺口(1121)中塞进一根呈“十”字形的连接件(5),连接件(5)“十”字的 两头分别与两个所述环形卡接槽(112)滑动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够进行组合使用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卡接 槽(112)竖向截面呈燕尾形,所述连接件(5)呈“十”字形的两端也均呈燕尾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够进行组合使用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 (151)的两侧壁上设置有软垫条(8),在所述第一侧板(12)、所述第二侧板(13)与所述第三 侧板(14)安装在第一滑槽(151)中时,所述第一侧板(12)、所述第二侧板(13)与所述第三侧 板(14)处于第一滑槽(151)中的部分的侧面与软垫条(8)侧表面接触。 2 2 CN 209929730 U 说明书 1/5页 一种能够进行组合使用的配电柜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柜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进行组合使用的配电 柜。 背景技术 [0002] 配电柜是用于接收电力并将电力供给到安装在各电力用户处的负载装置的装置, 配电柜可以监控、控制与保护电力系统,并且诸如开关、变压器、仪表等的多种电器件可以 被容纳并且用于配电柜中。 [0003] 现有的配电柜包括柜体与柜门,柜体均由三块侧板、一块顶板与一块底板组成,三 块侧板焊接在柜体的相邻三个侧面上,顶板焊接柜体的上端,底板焊接柜体的下端,柜门与 三块侧板将柜体封闭,柜门与柜体铰接,配电柜大小在同一个规格中相似,配电柜内部安装 的仪器数量也是有一个大致的数量,在需要安装的仪器比较多时,一般将仪器分成两个配 电柜进行安装,之后使用导线将两个配电柜中的仪器连接起来,连接两个配电柜的导线一 般是通过在两个配电柜的相邻隔板上开设通孔的方式来进行连接,或者导线直接从柜门处 连出。 [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采用在两个配电柜相邻隔板上开设通孔供 导线穿过的方式,首先就是需要安装人员自己在配电柜相应的位置上进行打孔,这种方式 对配电柜本身产生了比较大的破坏,不利于配电柜使用到别的地方,采用将导线从柜门处 牵引出的方式,又容易影响到柜门的关闭,使得柜门不容易关好,故而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进行组合使用的配电柜,其具有便于配电柜在 不同位置的使用、能够准确的通过需要将配电柜进行组合使用的效果。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可以有效的进行组合使用的配电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中侧板上下两头分别与顶 板与底板滑动连接,所述侧板设置有三块,分别命名为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与第三侧板,所 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平行设置,所述第三侧板处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 板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 抵接。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相邻两个柜体并排放置在一起安装仪器、并需要将两 个柜体中的仪器进行连接时,可以将两个柜体放好,之后再将两个柜体之间的侧板拆除,此 时在两个柜体中安装仪器,就不需要在柜体件的隔板上打孔,导线也不需要从柜门的位置 牵引出,与现有的配电柜相比,此种设计方式的配电柜在安装时,没有对配电柜本身造成破 坏,在配电配电柜需要在别的位置使用时,可以将拆下的隔板再安装回去,操作方便快捷, 还不会对配电柜关闭柜门产生影响。 [000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靠近所述顶板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滑槽,所 3 3 CN 209929730 U 说明书 2/5页 述第一滑槽沿所述底板靠近所述顶板一侧表面边缘延伸,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 所述第三侧板均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相适配,所述第一滑槽两端开口设置,所述第一滑槽 弯折处设置有供所述第三侧板进出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一缺口。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首先将第三侧板从第一缺口中滑进第一滑槽,之 后再将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从第一滑槽的两端开口位置滑进第一滑槽并分别抵接在第三 侧板的两端,拆除时,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从第一滑槽的两端滑出开口中滑出,第三侧板从 第一缺口中滑出。 [001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板靠近所述底板一侧表面边缘设置有固定块, 所述固定块沿所述顶板靠近所述底板一侧表面边缘延伸,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顶板一侧表 面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均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 相适配,所述第二滑槽弯折处设置有供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进出 所述第二滑槽的第二缺口。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三侧板滑动安装在底板上的同时,第三侧板的上端 从第二缺口中滑动进入到第二滑槽中与顶板连接,之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与底板连接的 同时,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上端从第二缺口中进入到第二滑槽中与顶板连接,使得第一 侧板、第二侧板与第三侧板上下两端均被固定。 [001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滑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条,所述卡条沿所述 所述第二滑槽延伸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处于所述第 二滑槽中的部分的侧面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两端开口,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条滑动相适 配。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条与卡槽的设置,使得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与第三侧板 上端安装在第二滑槽中后不易从第二滑槽中脱出,顶板也不易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与第 三侧板上端被拿起,有利于提升安装的稳定性与牢固性。 [001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所述柜体的两块所述底板中,其中一块所述 底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平行的侧面上设置环形凸条,所述环形凸条沿所述底板侧面延伸一 圈,另一块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平行的侧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沿所述 底板侧面延伸一圈,在相邻两个所述柜体相互靠近并接触时,所述环形凸条的一部分卡进 所述环形凹槽的一部分中。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凸条与环形凹槽的设置,使得两个柜体放置在一起 时,柜体的下端位置可以连接的更加紧密,提升了两个柜体安装时的稳定性,柜体不易发生 倾倒的情况。 [001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平行的侧面上设置有环形卡 接槽,所述环形卡接槽沿所述顶板边缘延伸一圈,所述环形卡接槽在转弯处设置有第三缺 口,在两个所述柜体放置在一起时,两个所述柜体顶板上的所述环形卡接槽其中一部分相 对,此时在第三缺口中塞进一根呈“十”字形的连接件,连接件“十”字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 述环形卡接槽滑动相适配。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个柜体放置在一起时,首先将两个顶板上的环形卡 接槽的一部分对准,之后将连接件从第三缺口中塞进两个环形卡接槽中,将两个柜体连接 起来,使得两个柜体顶板之间的缝隙被堵起,杂物不易从两个柜体之间进入到柜体的内部, 4 4 CN 209929730 U 说明书 3/5页 连接件呈“十”字形,使得连接件能够更加完全的对缝隙进行封堵。 [001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卡接槽竖向截面呈燕尾形,所述连接件呈 “十”字形的两端也均呈燕尾形。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卡接槽竖向截面均呈燕尾形,连接件呈“十”字形的 两端也均呈燕尾形,使得连接件塞进两个环形卡接槽中后,连接件不易脱离与环形卡接槽 的连接,提升了连接的稳定性。 [002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滑槽的两侧壁上设置有软垫条,在所述第一 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安装在第一滑槽中时,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 所述第三侧板处于第一滑槽中的部分的侧面与软垫条侧表面接触。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垫条的设置,减少了第一滑槽的两侧壁与第一侧板、第 二侧板及第三侧板之间的缝隙,使得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第三侧板能够更加稳定的安装 在第一滑槽中。 [002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4] 1.在相邻两个柜体并排放置在一起安装仪器、并需要将两个柜体中的仪器进行连 接时,可以将两个柜体放好,之后再将两个柜体之间的侧板拆除,此时在两个柜体中安装仪 器,就不需要在柜体件的隔板上打孔,导线也不需要从柜门的位置牵引出,与现有的配电柜 相比,此种设计方式的配电柜在安装时,没有对配电柜本身造成破坏,在配电配电柜需要在 别的位置使用时,可以将拆下的隔板再安装回去,操作方便快捷,还不会对配电柜关闭柜门 产生影响; [0025] 2.在两个柜体放置在一起时,首先将两个顶板上的环形卡接槽的一部分对准,之 后将连接件从第三缺口中塞进两个环形卡接槽中,将两个柜体连接起来,使得两个柜体顶 板之间的缝隙被堵起,杂物不易从两个柜体之间进入到柜体的内部,连接件呈“十”字形,使 得连接件能够更加完全的对缝隙进行封堵。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8] 图中,1、柜体;11、顶板;111、固定块;112、环形卡接槽;1121、第三缺口;12、第一侧 板;13、第二侧板;14、第三侧板;15、底板;151、第一滑槽;1511、第一缺口;2、柜门;3、第二滑 槽;31、第二缺口;32、卡条;4、卡槽;5、连接件;6、环形凹槽;7、环形凸条;8、软垫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 参照图1与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以有效的进行组合使用的配电柜,包括柜体1 与柜门2,柜体1包括:顶板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第三侧板14与底板15,顶板11安装 在柜体1的上端,第一侧板12与第二侧板13分别安装在柜体1的两侧,第三侧板14安装在柜 体1的后侧且处于第一侧板12与第二侧板13之间,底板15安装在柜体1的底部,第一侧板12、 第二侧板13与第三侧板14的上下两头分别与顶板11与底板15滑动连接,在两个柜体1放置 在一起需要组合使用时,其中一个柜体1的柜门2与第一侧板12远离第三侧板14的一端铰接 5 5 CN 209929730 U 说明书 4/5页 连接,另一个柜体1的柜门2与第二侧板13远离第三侧板14的一端铰接。 [0031] 参照图1与图2,顶板11呈长方体板形且为不锈钢材质,顶板11靠近底板15一侧表 面边缘焊接有一块固定块111,固定块111整体呈U形且截面呈正方形,固定块111为不锈钢 材质,固定块111U形开口一侧朝向柜门2一侧,固定块111远离顶板1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 二滑槽3,第二滑槽3沿固定块111的延伸方向进行延伸,第二滑槽3截面呈长方形,第二滑槽 3的两端开口设置,第二滑槽3的弯折处开设有第二缺口31供第三侧板14进出第二滑槽3,第 二缺口31截面呈长方形,第二缺口31开设有两个,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与第三侧板14均 与第二滑槽3滑动相适配,在第二滑槽3的两侧壁上分别一体成型有两根卡条32,卡条32沿 第二滑槽3进行延伸,卡条32的截面呈长方形,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与第三侧板14处于 第二滑槽3中的部分的两侧表面上分别开设有卡槽4,卡槽4的两端开口,在第一侧板12、第 二侧板13与第三侧板14安装在第二滑槽3中时,卡条32同时从卡槽4的开口处进入到卡槽4 中。 [0032] 参照图1与图2,顶板11与第一侧板12平行的平面上开设有环形卡接槽112,环形卡 接槽112沿顶板11边缘延伸一圈,环形卡接槽112在转弯处开设有第三缺口1121,第三缺口 1121截面呈长方形,第三缺口1121开设有四个,在两个柜体1并排放置在一起时,两个顶板 11上环形卡接槽112中的一部分相对,此时在第三缺口1121中塞进一根呈“十”字形的连接 件5,连接件5“十”字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环形卡接槽112滑动相适配,连接件5为软质橡胶材 质。 [0033] 参照图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与第三侧板14均呈长方体板形且为不锈钢材 质。 [0034] 参照图1与图2,底板15呈长方体板形且为不锈钢材质,底板15靠近顶板11一侧表 面的边缘开设有第一滑槽151,第一滑槽151整体呈U形,并且U形的开口朝向柜门2一侧,第 一滑槽151的两端开口设置,第一滑槽151的截面呈长方形,第一滑槽151在弯折处开设有第 一缺口1511供第三侧板14进入到第一滑槽151中,第一缺口1511截面呈长方形,在第一侧板 12、第二侧板13与第三侧板14来安装时,首先将第三侧板14从第一缺口1511中滑进第一 滑槽151中,之后将第一侧板12与第二侧板13从第一滑槽151的两端滑进第一滑槽151中,此 时第三侧板14的两头分别与第一侧板12与第二侧板13抵接,第一滑槽的两侧壁上各粘连有 一根软垫条8,软垫条8呈长方体条形且为软质橡胶材质,在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与第三 侧板14安装在第一滑槽151中时,软垫条8表面与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及第三侧板14表 面接触。 [0035] 参照图1与图2,两个柜体1并排放置在一起,其中一个柜体1的底板15上与第一侧 板12平行的侧面上一体成型有环形凸条7,环形凸条7沿底板15侧面延伸一圈,环形凸条7截 面呈长方形,另一个柜体1的底板15上与第一侧板12平行的侧面上开设环形凹槽6,环形凹 槽6沿底板15侧面延伸一圈,环形凹槽6的截面呈长方形,在两个柜体1相互靠近时,环形凸 条7的一部分卡进环形凹槽6的一部分中去。 [0036]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柜体1进行组装时,首先将第三侧板14对准第一缺口 1511与第二缺口31,并从第一缺口1511进入到第一滑槽151,从第二缺口31进入到第二滑槽 3,之后再将第一侧板12与第二侧板13上下两头分别滑进第一滑槽151与第二滑槽3中去,完 成柜体1的组装,在两个柜体1并排放置在一起时,环形凸条7的一部分卡进环形凹槽6的一 6 6 CN 209929730 U 说明书 5/5页 部分中去,此时若需要使用导线之间的仪器连接起来,首先应该将一个柜体 1的第一侧板12沿第一滑槽151与第二滑槽3拆下,此柜体1的柜门2处于第二侧板13上,之后 再将另一个柜体1的第二侧板13沿第一滑槽151与第二滑槽3拆下,此柜体1的柜门2处于第 一侧板12上,此时两个柜体1之间就不会存在阻隔的问题,便于导线]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7 7 CN 209929730 U 说明书附图 1/2页 图1 8 8 CN 209929730 U 说明书附图 2/2页 图2 9 9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加。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按照每个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乡镇党委宣传委员、统战委员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等方面四个带头对照查摆剖析材料2篇.doc

  成都经温江至邛崃高速公路扩容工程对四川崇州桤木河省级湿地公园生态影响评价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